大同市探路领跑积极探索 在“能源赛道”上跑出一片生机无限的新天地

时间:2025-01-11 08:04   作者:admin  来源:紫荆在线       返回首页

大同市在能源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不仅致力于煤炭的清洁低碳转型和多元化利用,还积极推动煤炭的综合储运体系。在此背景下,大同市的绿电装机容量已成功超越传统煤电,成为全省之最。同时,风电和光伏的并网容量也位居全省首位,彰显了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从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的综合改革试点,到努力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绿色能源供应基地,大同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这片“能源赛道”上,跑出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天地。

长治市,作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正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的发展。从潞城仁和独立储能项目的成功投运,到屯留县建成我国首座电网级飞轮储能调频电站,再到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稳步推进,以及长子县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项目的加速实施,长治市正在全力构建现代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朔州市,作为我国关键的煤炭电力生产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已连续四年实现原煤产量突破2亿吨,其原煤产量、发电量以及外输电量均位居全省首位;同时,该市正分类推进煤矿的智能化改造,确保年产量达到120万吨及以上的煤矿实现智能化全面覆盖。

拥有1.6亿吨煤炭储量、3800万吨焦化产能、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能的吕梁,正全速构建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氢能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已具备13万吨制氢能力,12座加氢站投入运营,600辆氢能重卡驰骋于物流运输线上。

有序发展煤炭先进产能,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244座,在全国率先发布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智能化建设引领全国;坚定不移发展清洁能源,推动风电光伏规模跃升,装机占比超过49%;有序布局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煤电机组,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半壁江山”;深度挖掘非常规天然气上产潜力,建成4个10亿立方米级和2个20亿立方米级气田,初步形成包括勘探开发、井下抽采、集输利用、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煤层气产业体系;电力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山西电力现货市场于2023年12月22日率先在全国正式运行,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全年累计成交电量约1800亿千瓦时,1.9万余户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5家虚拟电厂、8家独立储能、1家抽水蓄能入市经营。

能源消费更加低碳高效。“十四五”前三年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9%,降幅居全国前列;累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7171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100%达到燃气级排放标准;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96%;建成公共充电桩约9万台,桩车比达到1: 7.在北方省份中率先实现公共充电桩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

能源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具备陆上6兆瓦、海上10兆瓦风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全钒液流电池实现智能化生产,全氟离子膜实现国产化替代,“晶硅—拉棒—切片—电池—辅材—组件”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

在永济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随着一项项重要监测指标高质量运行,全国首个百兆瓦级混合储能调频项目——永济国云微控100MW独立混合储能项目外接线路全线贯通,正式并网试运行,为科学消纳“绿电”提供了成功范例。

与永济相邻的芮城县,其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是全国八大基地中唯一的县级获批项目。截至2023年年底,该县光伏装机容量155.62万千瓦,年节约标煤60万余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能源革命的排头兵。

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排排崭新的钠离子电池核心负极材料,其原料正是来自无烟煤。而在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硫煤经过精深加工,已经蜕变成为高端车用润滑油、风电和轨道交通齿轮油、无人机系统用油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我省正积极推动煤炭产业从传统的燃料向原料和材料转变,依托能源技术创新,引领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山西致力于打造高标准的煤炭交易市场,主动开展煤层气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以及在全国范围内领先推进煤炭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山西正积极布局能源产业,每一项改革都旨在破解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而激发能源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