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2024年国家医疗保障药品集中采购的谈判工作即将启动,初步谈判已于10月16日至18日完成,相关谈判结果预计将在11月份对外发布。

“预谈判”机制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充分的沟通平台,以便在正式谈判前能够充分交流。在此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会特地组织专业专家与有意向参与谈判的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共同探讨拟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测算问题。这样的举措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谈判规则,为正式谈判打下坚实基础。去年,我们已经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预谈判,我们期望在正式谈判阶段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结果。

本年度的医保药品谈判、招标及续签政策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唯一的变动是新增了一项调整规定:即对于过去三年内未曾向医保指定医疗机构提供常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能按照协议要求确保市场供应的谈判药品。

根据公开资料,本年度申报医保谈判的药品数量为574个,创近三年来最高。通过形式审查的品种数量为440个(后增加5个,实际为445个),目录内196个,目录外249个。

其中,今年通过形式审查的创新药里,实际约有97款药品此前已经参与审评,部分是增加适应症的品种,部分是去年没谈成的品种。

本轮医保谈判中,包括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类药物、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免(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ADC类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均是关注的重点。

以PD-1类药品来看,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和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均是通过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条件申报。中国生物制药/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中国生物制药的贝莫苏拜单抗、石药集团的恩朗苏拜单抗通过本次初审目录名单。

再如EGFR TKI类,国产药品中,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通过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条件申报,2024年新获批上市的倍而达药业的瑞齐替尼和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首次参与医保谈判,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协议到期续约。

从去年开始,医保部门在药物评审中新引入了药品分类方法,基于临床价值分为突破性疗法、改良型新药、药效相当、不及性药物4种。新药创新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得到关注。初审名单中同样包括替度格鲁肽、醋酸氟氢可的松片、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等40多款罕见病用药。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前期通过降低药物价格来冲刺市场争夺。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肿瘤免疫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PD-1/CTLA-4)的价格将下调,单支价格从原来的13220元降为6166元,降幅为53.4%。

从此前进入目录的案例来看,创新药纳入医保后,有望通过准入覆盖的快速扩大,迎来快速放量。以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为例,在2021年医保谈判降价79.4%后实现以价换量,2021年至2023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36亿元、7.90亿元和19.78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医保资金的管理中,坚持开源节流的基本方针将持续不变,这一点在近年来的政策中已有明确体现。医保资金的支出情况与国谈药品品种的多少关系不大,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有限的医保资金正迅速转向对创新药品的支持。

我国创新药物定价机制正逐步走向完善和科学化。在保障创新药品能够享有原价续约政策的基础上,创新药物的临床准入政策也在持续优化。进入7月份,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了DRG/GIP2.0版分组方案,这一方案引入了协商谈判、特例单议、预付金等多种创新机制。针对住院周期较长、医疗费用较高、新药品、新耗材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病例,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提出特例单议申请,从而不必完全遵循DRG/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分值付费)的支付方式。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和合理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