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非遗传承人郭凤华手把手教前来参观的孩子制作安宫牛黄丸

时间:2024-12-25 06:35   作者:admin  来源:紫荆在线       返回首页

  搓制药丸需以掌心施力,避免用指尖操作。动作需连贯自如,以确保药丸的均匀性。同仁堂展区中,非遗技艺传承人郭凤华亲自指导孩子们现场学习制作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的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承载着中华医药文化的精髓。自1988年起,郭凤华女士便投身于同仁堂,专注于传统手工制作中成药,至今已逾36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不仅练就了一手“一搓准”的精湛搓丸技艺,使得丸药的一次成型率高达近乎100%。她深知搓丸技艺的精妙之处,认为“搓丸上手虽快,但精通却非易事。唯有在每个制作环节都严格把控,精准施力,方能搓制出圆整均匀、色泽统一、细腻滋润、软硬适中的蜜丸。”郭凤华女士坚信,这种对技艺的极致追求,正是中医制药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018年,郭凤华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郭凤华收了10名徒弟,1997年出生的张菁是其中之一。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安宫牛黄丸也有了机器生产线,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为什么还需要手工制作技艺?

  “机器制作是按照固定流程来的,暂时还无法做到和人工一样细致灵活。”张菁介绍,安宫牛黄丸生产流程,包括称药、挑药、研磨、研配、制丸等,为了药丸的品质,需要进行人工过筛,把不合标准的药材挑出来再次研磨。每一批药材有几十公斤,而药材不规则,暂时无法通过机器筛选。

  张菁感慨,“传统技艺不能丢,既要守护老一辈人的心血,也要发挥年轻人的创新能力,比如利用新技术保证效率和质量”。

  “在新时代,老字号同样需要拥抱新工艺。”王致和展区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王致和腐乳作为拥有35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品牌,正面临着如何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的挑战。近年来,一批年轻力量纷纷投身于传统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工作中。以王致和腐乳为例,其加工过程已逐步实现自动化,这不仅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品质。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年轻人的视角更为开阔,他们能够结合新的消费观念,推陈出新,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活力。

  传承,它不仅仅是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谚语,更是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钟连盛先生深刻地阐释了这一概念,他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爱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他的团队中,他们创新性地将景泰蓝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巧妙地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融入珐琅腕表的表盘设计,创作出一批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精美作品。 钟连盛先生感慨地说:“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眼神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敏锐。但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经过专业的锻炼和熏陶,已经完全有能力接棒这门技艺。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还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创意的作品。” 在这位资深工匠的眼中,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他坚信,在年轻人的手中,景泰蓝这门古老的技艺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