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粮库的建设离不开规模化、集成化的粮机装备

时间:2024-06-25 21:42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在太原北城库,现代化的接发与储粮工艺设备令人眼前一亮。其中包括100吨液压翻板卸车系统、自行式滚振筛和梅勒特·托利多汽车衡。这些设备具有高效、可靠的性能,可确保每个平房仓每小时接发量不低于100吨。同时,这些设备还具有梅勒特·托利多汽车衡的恒定性和机密性优点,可确保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此外,球形仓还配备了提升工作塔等先进设备,可有效提高接发效率至200吨/小时。

  孙仲林先生介绍,当引进全自动智能多杆扦样机后,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该设备的主体部分由一根粗壮的立柱支撑,顶端连接着一个灵活的旋转臂,可以在选样时自由旋转,确保扦样杆能够准确地到达指定的位置。这台设备可以实现对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等四大粮食品种的智能扦检,并且每车扦样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更快的速度和更精确的检测结果,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圆满完成夏粮收购工作,山西省风陵渡粮食直属储备库入库机械设备3套,检化验设备及卫生指标检测设备2套,并对地磅、自动扦样器、液压翻板机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保养。“粮食通过进料口进入圆筒筛后,大、小杂分别经过内、外筛筒从不同杂口流出,粮食经振动板进入负压风箱,而糠、灰通过风道吸入除尘箱,清理速度达到了80吨-150吨/小时。”储备库负责人秦国强指着环保型圆筒清粮机说,“有了这台设备,入库粮食清理效果提升了,储尘箱粉尘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阳曲储备库,不完善粒检测仪是检测人员的好帮手。只见工作人员将50克标准小样倒入入料口输入样品编号,检测就开始了。通过设备内置的上下2000万像素双高清相机以及AI视觉检测算法,只需等待100秒,就会生成生霉、破损、虫蚀、赤霉等不完善粒各项指标数据并高清显示。

  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山西省在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食品安全风险因子检测监测及标志物预警、粮食物流多式联运高效衔接装备研发与示范、应急救生食品创制与关键技术、应急物资物流仓储调配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支撑了行业发展。这些技术突破为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进展。在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方面,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推进粮食产后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粮食存储和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粮食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难题,提高了粮食存储利用效率和质量。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去年,我省粮食安全供给能力稳固提升,全省共收购粮食117.5亿斤,省市级储备粮规模均有所提升。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粮食高标准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完成粮食购销领域监管和粮库信息化项目建设。在科技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赋能之下,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我们将通过完善粮食安全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粮食供应结构,实现粮食安全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我们将推进粮食储备管理信息化,提高储备粮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确保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