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气象局制定科学应对旱涝等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预案

时间:2024-06-26 10:34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和山西省气象局联合制定了一份名为《科学应对旱涝等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预案》的文件,旨在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应对工作,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的丰收。这份预案旨在为山西省预防和应对旱涝等自然灾害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丰收。该预案涵盖了山西省内各种自然灾害类型,包括旱灾、涝灾、山洪灾害等,并针对不同灾害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方案。

  6月到8月是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今年汛期,全省可能出现区域性极端强降水过程,引发洪涝和次生地质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三个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因此,当前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突出重点地区,围绕主要作物,狠抓关键农时,落实关键技术,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千方百计抗灾夺丰收。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警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和灾害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和救助,关注粮食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状况,确保粮食安全。

  防干旱保生产。要常态化发布土壤墒情监测报告,抓住有利墒情趁墒适时加快播种,力争一播全苗。缺墒地区要在麦收后积极造墒播种或播后及时浇“蒙头水”,切勿盲目等雨,以免延误农时;已出苗地块根据旱情发展及时灌溉保苗。对于旱情较严重地区,有条件的地方改种杂粮。做好抗旱调度,强化节水措施,指导用水户科学灌溉,推广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建立旱情反馈和农业用水调度机制,提升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抗高温防热害。要强化降水、来水、蓄水、供水等信息监测,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多水源联合调度,提升灌溉水源保障率。没有水源条件的旱地作物,叶面喷施保水剂,合理追施钾肥,通过秸秆覆盖和中耕松土减少水分蒸发。对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对有地膜、反光膜等覆盖物的菜园、果园,及时掀开透气,减少高温热害。

  防洪涝降渍害。对低洼易涝地块,采取挖排水道、积水坑,疏通沟渠和机械强排等措施抢排积水,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指导养殖场(户)提前疏通排洪沟、加固和提高防逃设施、加固渔业生产用房及养殖大棚。对受涝田块,边排水边洗苗,及时清除烂叶;排水后及时追肥、中耕划锄,养根护叶;对因灾绝收地块,要结合农时季节和地区特点,及时指导农民改种补种。对因灾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进行消杀防疫,防止疫病发生和扩散。

  为了预防和控制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大豆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加强科学的用药措施,同时要防止大面积的流行和灾祸的发生。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前的农业防汛抗旱保苗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认识,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并加强技术指导。此外,各部门还要强化宣传引导,努力提高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农业防汛抗旱保苗工作中,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苗情、雨情、水情、墒情和灾情等信息的共享和共用。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专家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并强化抗旱保苗、排水降渍、化控防倒和病虫防治等措施的落实。同时,组织省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按照“下沉一线、包市包片、奋战100天”的要求,开展指导服务。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降水、来水、蓄水、供水等监测工作,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有渠系以及水库、蓄水池等“长藤结瓜”设施的调蓄和供水能力,提升灌溉水源保证率。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救援救灾物资准备,及时关注灾害情况,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并动员力量投入抗旱救灾中。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利用一切可能气象条件,增加有效降水,改善土壤墒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