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山西外送电量达413.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9%

时间:2024-06-04 22:20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山西省在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过程中,为国家探索政策、推动山西转型蓄势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智能化煤矿数量、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以及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等方面,山西省都位居全国前列。在智能化煤矿方面,山西省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智能化煤矿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事故的发生,还保护了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山西省在智能化煤矿的建设中,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包括自动化操作系统、自动化运输系统、自动化钻掘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应用使得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非常规天然气方面,山西省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资源利用方式。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的外送电量达到了413.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8.79%,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据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介绍,为了提升晋电的外送能力,该省正在加快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目前,该省已经形成了“三交一直特高压+14回500千伏”的电力外送通道网络,其外送能力已经超过了3000万千瓦。在加强空中走廊硬件建设的同时,山西省还依托“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发挥了“全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并积极开展跨省、跨区市场交易。目前,山西省外送电的省份已经扩至23个。预计到2023年,山西省将首次向青海省和四川省供应中长期电力,实现晋电入藏,从而有力地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用电需要。

  同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山西外送电力不断向“绿”向“新”,电力外送含“绿”量不断提升。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达到5164.0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38.48%。一季度,我省新能源外送电量3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63%,新能源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为我省促进能源产业清洁低碳转型、做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作出扎实贡献。

  我省煤炭智能绿色水平大幅提升,全省目前累计建成118座智能化煤矿,布局30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先进产能占比81%。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巩固拓展煤炭主产区优势,推进煤矿数字化转型,2027年年底全省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因地制宜推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山西是我国最早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省份,产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煤层气产量创历史新高,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八成,煤层气产业已成为我省新型能源战略支柱产业。目前,全省已建成6个年产量10亿立方米气田,形成了完整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3月27日,国内首个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太原正式上线,这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煤炭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山西当前正迎来充满活力的时期,全省上下正在共同凝聚力量,持续下足功夫,以满足"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